曾经叱咤风云,年销二十余万辆的广汽菲克,如今却沦为了一堆锈迹斑斑的机器和黯淡的回忆。 170亿的巨额投资最终化为81亿的巨额债务,77万车主一夜之间成了“弃儿”,而一座价值曾高达19亿的工厂招牌,三年间在拍卖台上从19.15亿跌至9.92亿,依旧无人问津。 这便是广汽菲克破产的缩影,一个关于辉煌骤然崩塌,最终走向覆灭的悲剧故事。
2025年7月8日,法院的裁定宣判了广汽菲克的死刑。 回首往昔,2010年,广汽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各出资85亿,满怀雄心壮志地成立了这家合资公司,在长沙和广州兴建了两座现代化工厂。 彼时,谁又能料想到,这艘巨轮会在短短十几年内遭遇如此惨烈的沉船?
2015年,国产Jeep自由光上市,一句“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”的广告语瞬间点燃了市场。 4S店门庭若市,加价3万还要排队三个月,这盛况至今仍让老张记忆犹新。“那年年终奖发了八个月工资,”这位长沙工厂的老员工回忆道,“流水线24小时运转,根本停不下来。” 2017年,广汽菲克达到巅峰,销量突破22万辆,生产线三班倒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。
展开剩余74%然而,好景不长。2018年,央视3·15晚会曝光Jeep自由光“烧机油”问题,厂家却轻描淡写地敷衍了事。 口碑崩塌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,销量骤然下滑:2018年暴跌39%,2019年再跌40%,到2021年仅剩可怜的2万辆。 曾经高达44亿的净资产,三年后竟变成了3.31亿的巨额负债。 2022年9月的审计报告更是宣告了广汽菲克的资不抵债:总资产73亿,负债81亿。
北京车主李威的遭遇是无数车主共同的痛楚。 他的Jeep自由光变速箱故障,跑了三家4S店都得不到及时维修,最后只能花1.2万换了副厂件。“修车比买车还揪心,”他无奈地叹息。 这正是广汽菲克停产后留给车主的后遗症:零部件供应链断裂,即使法律规定车企需保证停产车10年配件供应,但长沙工厂的配件生产线早在2019年就已关闭,仓库早已空空如也。
Stellantis中国接手售后服务时,全国仅剩83家服务网点,不及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。 客服私下透露,许多核心部件只能依靠拆车件或副厂件替代。 即使2024年恢复了车身覆盖件生产,关键配件的短缺依然困扰着无数车主。
广汽菲克的衰败,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问题,更是战略决策失误和内部矛盾重重导致的最终结果。 2022年1月,Stellantis突然宣布增持股份至75%,广汽集团立刻发表声明斥其为“单方面炒作”。 自由光的改款方案被外方拖延三年,意大利设计团队对前脸设计迟迟无法达成共识,美国总部又要求减配真皮座椅,中国团队苦不堪言却无能为力。 等到改款车型上市,竞争对手早已完成两轮迭代。 当比亚迪海豹等新能源车型凭借先进技术席卷市场时,广汽菲克的新能源汽车还停留在PPT阶段。
工厂拍卖的场景更是令人唏嘘。 焊接机器人账面值4亿,清算价仅7000万;涂装线因专供燃油车设计,残值缩水超过60%。 新能源车企改造老厂房的成本比新建高出30%,还需要额外投入20亿升级智能化产线。 讽刺的是,仓库里的积压物资反而成了香饽饽,试验车拆卖的零件溢价120%,一套进口模具拍出430万高价。 债权人悲凉地感叹:“值钱的早被薅光了,剩下的都是硬骨头。”
2018年央视曝光后,车主维权群三个月内膨胀至5000人;2020年,公司步履维艰;2022年停产前夕,工厂产能利用率跌至9%,工人每月仅上三天班。 当最后一辆国产Jeep驶下生产线时,厂区食堂的承包商正在拆走油烟机抵债。 曾经风光无限的“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”的标语,如今在夕阳的余晖下,也褪去了颜色,成为这出悲剧的无声注脚。
"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盛达优配官网-炒股配资平台-正规配资网站-天津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