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聊城日报
■ 寇雪莹
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,高校对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成长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。在此背景下,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作为整合资源、提供便捷全方位服务的育人新阵地应时而生。
学生社区建设是落实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的重要载体。教育部自2019年起推进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,2024年实现全国2720所适建高校全覆盖,将学生社区治理“末梢”转变为政治引领、思想引导、发展指导、生活服务等工作“前哨”,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成为落实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要求的重要实践平台。
“三全育人”即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,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党的建设为引领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核心在于关注个体成长,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者的密切联系,旨在打造学生教育生活共同体,探索协同育人新机制。其目标是将德育贯穿育人全过程,实现学生能力发展和品德素养的双重提升,构建覆盖人才培养各环节的“大思政”格局,要求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者的互动,激发学生主体性,强化教师育人能力,推动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。
在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中,“三全育人”的内涵与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维度的对应机制。
在“全员”维度,要求构建社区队伍入驻机制,强调教育者的全员参与和多元主体协同。这一机制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教书与育人双重能力,还需调动党政干部、辅导员、班主任、后勤服务人员、企业导师及优秀校友等多元力量入驻社区,通过“五力协同”(党建力量引领、思政力量引导、教师力量引路、管理力量联动、服务力量保障)形成育人合力。
在“全过程”维度,要求建立覆盖学生成长周期的服务体系,将育人工作融入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乃至长远发展的各阶段。通过“八美融通”等时间维度机制(每日、每周、每月、每年),实现育人工作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渗透,确保德育在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连续性。这一要求强调以学生成长周期为轴线,通过常态化、阶段化的服务设计,促进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能力与品德协同发展。
在“全方位”维度,要求推进资源整合与空间功能融合,构建课程、科研、实践、文化、组织“五位一体”的育人系统,融合教育教学、服务、文化、产教融合及网络空间等“五维”育人生态。通过打破高校、家庭、社会的壁垒,形成“三结合”教育网络,实现育人资源的跨领域整合与社区空间功能的多元化融合,为学生提供覆盖思想引领、学业发展、生活服务、实践创新等多方面的全方位支持。
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需立足不同高校的办学类型与定位,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。其中,本科院校应侧重系统整合,通过党建引领、制度规范与资源统筹构建多维度育人体系;高职院校需强化产教融合,依托行业资源与实践导向推动育人与职业发展需求的深度对接;独立学院则应聚焦基础保障,夯实硬件设施与服务体系以奠定育人功能发挥的根基。
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不是简单的空间改造,而是育人理念的深刻变革。高校需立足实际,以“三全育人”为指引,在资源整合中求突破,在特色发展中树品牌,通过物理空间重构、数字资源联动与文化资源浸润,实现思政、学业、心理、实践资源的全方位融合,为学生提供立体化成长环境,真正将社区打造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与实践舞台,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。
(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,课题编号:ZXKT2025096)
盛达优配官网-炒股配资平台-正规配资网站-天津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